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4套试卷,约90000字。扬州市高二语文期末测试暨2008年江苏高考模拟试卷(一)
仙城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   王增周
说明:本试卷考查范围:苏教版必修五、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共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第Ⅲ卷三部分,第Ⅰ卷、第Ⅱ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第Ⅲ卷考试时间30分钟,为文科考生加试题,在第Ⅰ卷、第Ⅱ卷考试终了并收取答题卷后发放第Ⅲ卷。所有试卷一律答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Ⅰ卷  (阅读74分)
甲必考题(54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4题。(12分)
①在科学领域里,人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了爆炸、混沌、大爆发等等新的词句。直到不久前,谈论宇宙的起源和大小似乎还只是哲学家的专利,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直接得到支持大爆炸理论的观察证据。为了说明所有目前累积起来的天文观察数据,看起来大爆炸说是最合理的。我们的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是永恒的。澄明的夜空给予人们宇宙的宁静感是一个错觉,宇宙本身就是从混乱中诞生,也可能最终走向一个混乱的结局。虽然这个理论从根本上背离从古典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关于宇宙是最完美的艺术作品的概念,要接受它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毕竟是客观存在的。20世纪物理学大师劳厄说过一番话,对于如何看待物理学中美的观念的发展和变迁是很有见地的。他说:“物理学从来不具有一种对一切时代都是完美的、完满的形式,而且它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观察量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
    ②如果把劳厄话中“物理学”这个词儿改成“艺术”,把“观察量”这个词儿改成“艺术对象”,这番话对于如何看待艺术中美的观念不是同样很有见地的吗?
    ③是不是一切新的探索最终都归结到美呢?不一定。在艺术上如此,在科学上也如此。在科学上一切探索都最终要经受实验的考验的,而在艺术上则是时间的考验。如果它们确是被挖掘到的世界的一个新的方面,那它们是美的。美不能先验地规定,就像毕达哥拉斯和开普勒那样。大师也会犯错误的,有时还是大错误。二十世纪的一位数学大师外尔说过:“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选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正是他关于美的先验的标准使他相信左和右在宇宙里是对称的,从而扬弃了他发现的一个重要理论——中微子的两分量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左和右是完全不对称的。然而上面提到的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证明,这个被发现者扬弃的理论其实是正确的。外尔的观点在科学界是很典型的,他的朋友爱因斯坦也是一样,爱因斯坦认为,美是探求理论物理学中重要结果的一个指导原则。不过,在平衡美学的追求与科学的探索时,我想,当年第谷对开普勒的忠告是非常值得记取的。
    ④在回顾刚刚过去的20世纪时,人类有理由为文明在这一百年里的突飞猛进感到自豪,但是也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解决的问题远没有我们发现的问题多,我们驰骋过的领域远没有我们未曾涉足的领域大,这就是今后艺术和科学继续发现的根据,也是今后人们美学观要继续发展的道理。也许科学和艺术在一点上有很大的差异,那就是,重大的艺术成就总是给人们带来慰藉,而重大的科学成就则并非必定如此。无怪乎在深入研究宇宙的起源之后,对于眼前的世界,诺贝尔奖金得主温伯格这样写道:“很难理解这只不过是一个充满敌意的宇宙中的一小部分,更无法想象到现在的宇宙是从一个难以言传的陌生的早期状态演化而来,而又面临着无限冰冷的,或是炽热难耐的末日。宇宙越可理解,也就越索然无味。”
⑤不过从美的观点来看,怡人的美和悲怆的美同样动人,同样有追求的价值。
(节选自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五》)
1.下列有关“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美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应该是先验的规定。
B.美是探求理论物理学中重要结果的一个指导原则。
C.美和真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有时是可以统一的。
D.经受住实验和时间考验的探索才是美的。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事实表明,一切新的探索最终不是怡人之美,便是悲怆之美。
  B.重大科学成就和重大艺术成就的差异就在于前者不能给人们带来慰藉。
  C.宇宙从混乱状态中诞生,也必将走向一个混乱的结局。
D.人类未知的领域十分广阔,可以设想,人们的美学观也会得以继续发展。
3.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B.物理学与美学的关系
C.探索与美的关系          D.真与美的关系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厄对于物理学中美的观念很有见地,这表明他对于如何看待艺术中美的观念同样是很有见地的。
  B.重大的艺术成就和重大的科学成就都值得人们去追求,因为从美的观点来看,怡人的美和悲怆的美同样动人。
  C.科学的发现往往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世间事物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
D.第谷在平衡美学的追求和科学的探索方面的建议是非常有道理的,并且对开普勒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古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5—9题。(21分)
(甲)
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②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