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000字。高三年级语文早读材料(第十九周)
(一)
一 成语
681.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风行一时  
682. 每况愈下:况,比拟,比方;愈,更加。情况越来越快。  
683. 靡靡(Mǐ)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多形容音乐。柔弱、颓废、萎靡不振的音乐。
684.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极为纯熟的地步。  
685.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686. 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  
687. 貌合神离:表面关系密切,而实际怀着两条心。  
688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比喻本质不好,而装扮得很像样。  
689.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等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690. 蓬筚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题赠的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二 赏诗
清平调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侍新妆。
注:“红艳露凝香”喻牡丹花。诗人此处借牡丹花未赞美杨贵妃体态丰腴美丽。
三 文言文阅读
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父待问。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科。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自秦悼王葬汝后,子孙从葬,皆出宦官典护。岁时上冢者,往来呼索扰州县。育在襄城,请凡官所须,具成数,毋容使者妄索。羊豕悉出大官,由是民省供费殆半。宦官过者衔之。或中夜叩县门,索牛驾车,育拒不应。异时宗子所过,纵鹰犬暴民田,入襄城境,辄相戒约,毋敢纵者。
举贤良方正,通判苏州。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居数月,改参知政事。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盗不足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帝欲徙二人于淮南。育曰:“盗诚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事遂寝。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
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乃复以为枢密副使。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一日,侍读禁中,帝因语及“臣下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 。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
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辨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
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其在二府,待问以列卿奉朝请,育不自安,请罢去,不听。及出帅永兴,时待问尚亡恙,肩舆迎侍,时人荣之。晚年在西台,与宋庠相唱酬。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
四 现代文阅读
山谷的起点
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个学生。”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呀”我说。
妇人听了展颜而笑。我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山谷底部的人,惟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走出来。”过了不久,妇人打电话给我,向我道谢,她的孩子果然成绩不断往上升。
我想到,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摘自《今晚报》作者林清玄
五 作文素材(谦逊篇  事例八)
几番让街  英名天下扬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授衔之前,装甲兵司令许光达听说这次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心里十分不安和焦急。他除了多次当面向贺龙同志提出降衔要求外,还亲笔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份“降衔申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行例里,在中国革命的事业中,不要说同大将们比,心中有愧。与一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