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综合性学习:新课标的一道亮丽风景
邛崃市实验中学   蒋永林

写在前面
综合性学习作为课标一项全新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材里,每个单元的课文后面都设计了“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些活动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程序合理。大多数活动要求学生动手收集资料,筛选信息,研究问题,与合作者进行口头交流,向全班作出汇报与书面展示。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模式,像一个倒置的漏斗,表面看入口窄,可是一旦进入活动课程就会发现有着广阔的空间。它已完全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模式,把学生推到各种情境、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在交往交际中学习,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潜能,更能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如果教师能够按着《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将综合性学习真正落实到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必将得到提高。
组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综合性学习,可以说打开了语文教学的门窗,在内容、形式、空间、时间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应该说是一种革命。它不仅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深造以及进入社会后从事各项工作也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学习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课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当前基础教育课程往往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而综合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其校园、社区、家庭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加强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健康愉快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成长的烦恼》,让学生敞开胸怀谈谈自己的烦恼,了解父母、朋友的烦恼,在这过程中去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并通过对他人烦恼的了解,重新审视并评价自我,学会沟通与理解,甚至于可以帮助他人解脱烦恼,从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第二单元的主题是《黄河,母亲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将围绕“黄河”这一主题,去探寻黄河的历史,感受黄河的风采,探究黄河的内涵,了解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