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10字。
[“苏教版”新教材——必修二] 
当  爱  已  成  往  事
     ——《亡人逸事》教学案例
 江苏盱眙马坝中学 旷 薇
一、问题的产生
 新教材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几篇文章读来让人感怀良久。孙犁的《亡人逸事》,就是这样一篇作品。由于他是作者痛定思痛之作,让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来体会则有了“距离”。毕竟生离死别之痛我们的学生还不太能体会。而孙犁又选择了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虽然那笔墨淡淡哀念之情却深深,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会,并从中领悟一些写人记事的方法,课前便让人琢磨……
 二、课堂切入
 由于本文记叙的是夫妻之情,而且是“已成往事”的“爱情”,课堂上,我决定从一简单的诗歌分析入手: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让学生谈谈对这首唐诗的理解。
 学生对这首诗很感兴趣,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在讲经历过大场面的人,小场面就算不上什么了。我问,那么文章的题目写成《离思》,诗中又有“花丛”,这首诗到底是写给什么人的呢?终于有人猜到是写给妻子的。那么诗人对妻子是什么感情?一般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是深切的感情。
 然后和学生一起品味全诗的意思是:经历过大海的广阔无边,不会再被别的水所吸引,经历过巫山的云雨缠绵,别处的景致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化争艳,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    告诉学生,传说此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诗人运用“借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挚诚的情感,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亡妻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这样一来,学生对课堂产生了比较高的兴趣,然后自然导入《亡人逸事》这篇课文。
三、联系文本,对比赏析
 我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对亡妻的感情,是浓还是淡,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如果和元诗对比,你更喜欢哪个作品?
 (学生小声朗读,有些议论)
 生:我感觉课文中的感情应该是比较深的,否则怎么会选进课本来呢?(学生笑)但是读了一两遍觉得作者的语言比较平淡,尤其是开头,好象没有元诗强烈。元诗写得大气又自然,孙犁写得琐碎些,我更喜欢简单的诗歌。
 师:看来你也是一个崇尚简单的人。不过,如果说孙犁的语言平淡,不太好。确实里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煽情的语句,但是真情自然含在其中,这种语言,说平实更好。你不妨再读读。
生:这篇课文,我读了好几遍了,开始感觉没什么,后来觉得有几个地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