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90字。本论文紧扣百家讲坛、感动中国等社会热点问题来探讨学生作文的选材问题,很有借鉴价值。
类别:初中语文    推荐选送单位:安吉县孝丰镇中学


让作文与媒体来一次“亲密接触”
安吉县孝丰镇中学  朱亚芬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中,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应该是语文教师帮助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着让作文与媒体来一次“亲密接触”,这样可以走出没有材料可写的困境,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作文   媒体    接触

感动,是因为他们造福了人类。炎炎夏日,那专心工作在田间的袁隆平是否让你心头一热?那扫恶打黑除暴安民的任长霞是否让你鼻子发酸?他,用所有的经历让人们远离饥饿。她,用柔弱的肩膀担起卫民的责任。他,虽已名满天下却只专注田畴,淡泊名利。她虽已不在.却永垂不朽,化作丰碑。如果说他们的胸怀是大海,那么大海里的每一滴水都充满了对人类的爱。(211班   张舒迪)
也许,你认为这段文字并不美,可是,这段文字是我们作文课上学生的即兴语言。为什么学生能写出这样的语言,不是我们的学生优秀,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是三流的;也不是我们
的学生有语言表达的天赋,因为他们的入学语文成绩都不是太理想。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让作文与媒体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不可否认,作文教学中,最为棘手的就是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紧皱双眉,大喊“无东西可写!”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这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呢?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谈的就是积累。而长期以来,在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在“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在“封闭”式的学校管理内,学生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和时代气息,写出来的文章很难直面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只是一些空话、套话。如何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现有状态中发现“下锅之米”,引进“源头活水”,是一个语文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这些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让作文与媒体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看电视,说新闻。
我们农村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体就是电视,由于看电视,学生的独立性、好奇心和求知欲进一步加强,电视中很多节目令学生们大开眼界,他们通过电视的多维视野,从电视荧屏上学到的东西并不亚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电视是学生们的“第二家庭”、“第二课堂”,为他们打开了一个精彩的世界。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百家讲坛”“同一首歌”、“艺术人生”、“走近科学”、“探索发现”等节目,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思想性、人文价值含金量很高。我经常让学生看这些有意义的节目,语文课的前三分钟进行交流,这样一来,课前三分钟热闹非凡,从各国大选到伊拉克战争,从奥运风云到西部大开发,从教育改革到法制建设,从韩寒到易中天、于丹,还有感动中国等等。学生经常关注这些社会热点话题,焦点人物,写作从一开始就能步入高层次、高起点的精神境界,不但能训练作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对那种独生子女的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经过两年训练,我班学生大都能纵观古今中外,笑谈天下风云,作文也能紧贴时代生活,与时俱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