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00字。  可配合《说“木叶”》使用。
论“落木”的词义和诗意
颜春峰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中的“落木”从来解释为“落叶”,本无疑义。刘永铮《说“落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8期)一文却认为:“木,就是树木,翻遍古今汉语词典,也不会找到‘木’就是‘叶’的义项”,“‘落木’是‘凋落的树木’”。
  其实用不着“翻遍古今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木”字第3义项、《汉语大词典》“木”字第5义项都是“树叶”。这一义项的确立是有根据的。“叶落归根”原又作“木落归本”。《汉书·翼奉传》颜师古注、《文选·玩月城西门解中》李善注并引翼氏《凰角》:“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本者根也,《汉语大词典》“木落归本”词条:“犹言叶落归根。”“木落归本”无异于“叶落归根”。
  杜甫《登高》“落木”当然也是“落叶”。首先,异文可证: 
  1.“无边落木萧萧下”,宋《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引作“无边落叶萧萧下”。
  2.唐许棠《秋江霁望》:“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木”一作“叶”。(可对比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落叶满长安”,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落叶满空山”) 
  3.唐王泠然《汴堤柳》:“河畔时时闻木落,客中无不泪沾裳。”“木落”一作“落叶”。
  其次,下列唐诗“落木”,都是动宾结构,不可释作“凋落的树木”: 
  4.贾岛《原上秋居》:“关西又落木,心事复如何。” 
  5.贾岛《夕思》:“洞庭风落木,天姥月离云。” 
  6.杜甫《秦州杂诗》:“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 
  唐代以后的用例相同,例如: 
  7.宋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8.清查慎行《大风下兴安岭》:“千峰万峰争落木,秋声萧萧气肃肃。” 
  动宾结构“落木”倒置则为主谓结构。唐诗例证: 
  9.刘长卿《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 
  10.李白《秋日炼药院镊自发赠元六兄林宗》:“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11.杜甫《去秋行》:“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 
  12.许浑《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 
  13.慧宣《秋日游东山寺寻殊昙二法师》:“木落树萧槮,水清流漻寂。” 
  第13例尤为典型:叶落凸显树木枝干耸立。正因为“落木”无异“落叶”,所以“落木”可“飞”: 
  14.唐田沈《明赋》:“飞落木於轩砌,吟暮虫於行径。” 
  15.明刘炳《予昔与孟思鲁参戎事……》:“湖上雨晴飞落木,与子登临散幽独。”(可对比唐沈俭期《陇头水》“陇山飞落叶”) 
  从下面“东西分别”“无人打扫”“深积腐烂”“覆盖高楼”等现象判断,“落木”是“落叶”而不是“凋落的树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