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90个字。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基础知识部分(12)
1.名句积累(6分)
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竹里馆》
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学过的古诗中,请选择最能给你启迪的两句诗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括号里注音或写汉字(4分)
骊歌( ) 桑葚( ) 臃肿( ) 攒成( )
书shú( ) 轻jié( ) 花pǔ( ) shàn( )笑
3.写出一句有关“路”的诗词或名言警句(2)
二 阅读(56)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以上二段,作者_________(朝代)_________(谁)(2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世隶耕( ) (2)宾客其父( )
(3)日扳仲永( ) (4)泯然众人( )
3.“未尝识书具”其中“书具”指书写工具,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房四宝。(2分)
4.方仲永小时候是位“奇才”,长大后却变成一位平庸无奇的人,其原因是什么?(4分)
5.一个五岁的孩子,连书写工具都没见过,就能“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世上有这样的奇才吗?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何在?(4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课内现代文,回答问题。(11分)
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__________那时__________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