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50个字。
第19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汪启洲
教学目的:①继续学习文言中一些实词、虚词的用法。
②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道理和表明见解的方法。
③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④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学重点:文中出现的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本文第二段邹忌以自己的事情设喻,劝说齐王纳谏是教学难点。
第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时间教学过程
一、 导向:
1、导语:
“人贵在自知。”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邹忌,看看他是如何讽谏齐威王纳谏除蔽,修明政治的。
2、揭示目标:
①继续学习文言中一些实词、虚词的用法。
②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道理和表明见解的方法。
③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
二、 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帙丽(yì)朝服(zhāo)衣冠(guān)窥镜(kuī)
期年(jī)朝于齐(cháo)间进(jiàn)
2、积累下列词语:
①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④闻寡人之耳者。闻:使……闻。
⑤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
⑦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委婉劝说。
⑧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公开指责。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把握“……孰与……”的句式)
②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把握宾语前置)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④王之蔽甚矣。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4、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兼并战争比春秋时代更为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士”这一阶层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战国策》就是着重记述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