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10个字。
第6课《安塞腰鼓》
课时2总第课时           课型 
教学目的:①理解积累词语, 
②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教学重点: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教学难点: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    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火烈的场面
沉重的鼓声
浑厚的背景
遒劲的舞姿
纷飞的思绪
安塞腰鼓
( 静 )安静的腰鼓
   ↓
( 动 )火爆的腰鼓→
   ↓
( 静 )寂静的腰鼓
时间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你能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吗?
亢奋(kàng)晦暗(huì)羁绊(jī bàn)蓦然(mò) 戛然(jiá)瞳仁(tóng)磅礴(páng bó)冗杂(rǒng)
2、积累下列词语:
忘情: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狂舞:纵情的跳舞
闪射:闪耀,放出光芒         火烈:像火一样热烈
亢奋:极度兴奋               晦暗:昏暗,不明显
羁绊:缠住了,不能脱身       碰撞:运动着的物体与别的物体突然接触
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       烧灼:烧、烫,使受伤。
奔突:横横冲直撞; 奔驰。    辐射: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翻飞: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     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形容畅快
大彻大悟:彻底领悟。         惊心动魄:形容感染力极强,动人心弦。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一、    导向:
1、导语: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今天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动描摹,跟着安塞腰鼓的节奏,体会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2、揭示目标:
①理解积累词语。
②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二、    自学:
1、  作者作品简介:
2、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学是就开始写诗,后写歌词,又改写剧本,到45岁以后开始写散文,在散文上有较高的造诣。
2、感知内容:
边听边感受(听课文录音,学生注意体会,注意语调,感情,停顿)思考:
①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语言在描绘安塞腰鼓?     优美的语言
②自由朗读课文,用“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③快速分析文章结构,文章按时间先后“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的原则,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魄力,且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找出来并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各部分的特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