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40个字。
《土地的誓言》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理解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通过品味欣赏优美的描写激情的语言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4. 通过散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通过品味欣赏优美的描写激情的语言理清思路。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1).预习课文,查字典注音识记,会写生字词,选三个以上的词语在课本上写一段话,内容自定,同学间互相订正欣赏。
(2).搜集关于祖国故乡土地等方面的歌、诗、散文资料。
(3).翻看中国历史了解我国东北的物产及沦陷的年代、范围等情况。作阅读笔记
教师:(1)查阅史料将相关资料提供给学生
(2)制作课件
一、整体感悟与体验
1、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翻看《中国历史填充图册》,分析通辽市在一九三一年的归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与作者的距离)
师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我们通辽市归吉林省管辖,一九三一年日本关东军攻炸沈阳,不到半年侵占东北三省,我们通辽市也包括在内。当我们的先辈们背井离乡,离开故土家园十年的时候。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离开自己的故土的?又是如何强烈的渴望回到家园?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先辈当时的心境,随作家端木蕻良一起面对家园,抒发对《土地的誓言》(板书课题)
2、教师简介作者,检查预习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出示投影片)
[要求]:
A、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B、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C、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4、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
5、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