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50字。
《海燕》教学设计
郑振铎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学习本文咏物抒情(状物)的表现手法。
3、品味语言,通过朗读来体会并再现文中的优美意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乡愁”的内蕴。
教学难点:感受本文的语言美,理解作者深刻的情感。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状物类散文(记叙文),其思想和语言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教学中,以朗读和默读来带动教学,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然后探究其写法和语言特点,最后通过比较阅读来加深理解,并通过写作练习来巩固。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听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并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描写植物的状物记叙文《石榴》,热烈的石榴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一篇描写动物的状物记叙文《海燕》,看看作者笔下的海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作者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笔名西谛、郭源新,福建长乐人。
本文写于1927年。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航行途中见到海燕,引发绵绵乡思,写成这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一)听朗读录音,弄清文中部分字词的读音,并明确文中描写的是哪两种小燕子。
字词正音:轻飔(sī)   隽(juàn)妙  隽(jùn)逸  圆晕(yùn)  憩(qì)息  融融泄(yì)泄  忧戚(qī)  蹇(jiǎn)劣  皎(jiǎo)洁
学生回答后明确:文中写的分别是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
(二)指名朗读课文,结合“思考与练习”第一题,边听边圈点勾画出两种小燕子的活动背景以及它们各自的外形、飞翔和憩息状态的词句。
这道题相对较为容易,可由学生自行回答,其他同学指正,教师作最后归纳。
参考答案:(1)故乡的小燕子:①活动背景:隽妙无比的春景;②外形:乌黑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劲俊轻快的翅膀;③飞翔:斜飞、隽逸地横掠;④憩息:粗而有致的小黑点。(2)海上的小燕子:①活动背景:绝美的海天;②外形:乌黑的小水禽;③飞翔:隽逸从容地斜掠;④憩息:展开双翼、身子一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