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7350字。
南京市鼓楼区2007年初三语文模拟测试(一)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古诗拾萃】 (10分)
1、根据原诗内容填空。
(1)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2) ,悠然见南山。(《饮酒》)
(3)、黑云压城城欲摧, 。(《雁门太守行》)
(4)、老夫聊发少年狂, , 。(《江城子·密州出猎》)
(5)、古诗文中的情境、意趣,常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都有视野开阔、志存高远之意境。
郦道元的“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 ”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笔下江水之急,何其相似。
范仲淹笔下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悲凉奇异让人联想到王维的《使至塞上》的名句“ , ”。
无论是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还是岑参的“ ,雪上空留马行处”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送行人的无限惆怅。
李白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和李煜的 “ , ,是离愁”都表达了挥之不去的忧闷愁苦之情。
(6)、“流水无情,落花有意”,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花落大地,总是充满着深情意韵,比如陆游笔下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请你也写一句与“落花”有关的诗句: 。
【文化热点】
2、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27日下午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发布,奖牌正面采用国际奥委会规定的胜利女神图案,背面如下图所示。此设计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北京2008奥运奖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金镶玉”。它的哪些设计凸显了中国特色,请你结合奖牌具体的图案和外形进行介绍(可以参考下面的[材料连接]中的内容答题)。 (2分)
①
②
〖材料链接〗 玉,出于自然,外表温和圆润,本质却至坚至刚,其纹缜( )密,其声清越,是需要经过漫长的shāi xuǎn( )、精细的琢磨才能成就的“石之美者”,它的美由内而外渗透折射,柔和含蓄,魅力无穷。我国先民认为它是非常神秘的石头,集天地之灵气,是意义非凡的象征之物,便将其作为礼器使用。春秋战国后,玉器与中国人礼仪德行联系在了一起,《礼记》里就有 “君子以玉比德焉”的说法。玉的视觉、声音、温润的手感、刚烈的属性,都与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精髓( )有相通之处,因此,玉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mián yán( )不断,产生了许多和玉紧密关联的神话与传说,炼造出了许多有关玉的美妙成语及词句,我国人民至今仍保存有佩戴玉石的习惯。
3、以上是玉石的有关介绍,请填写相应的汉字和拼音。 (4分)
【经典重温】
4、百乐无如读书。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不少名著精品,重温文学经典,再次走近那些曾经打动过你的人物,阅读他们的人生轨迹,震撼提升自己的心灵。
请在课本推荐的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如:鲁宾逊、简·爱、鲁智深、保尔等,说说他以怎样的气质品格吸引了你,并简单介绍他打动过你的故事。(3分)
示例:我选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我喜欢他的神通广大,嫉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