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00字。逍遥游(节选)
《庄子》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蕴涵的深刻的思想。
2、体会本文借助寓言,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的写法。
3、积累文言语言知识。
重点难点:
1、庄子追求的理想境界(逍遥)的具体内涵。
2、教学过程中各个探讨的问题。
课时安排:3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李商隐《锦瑟》中有这样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里的“庄生”就是庄子。
幻灯片展示几则“庄周轶事”(详见课件)
二、关于庄子及其作品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又名《南华经》,今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和杂篇。
三、关于《逍遥游》
逍遥,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的意思。《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品,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全文分两大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了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
四、朗读正音
北冥( míng) 鲲鹏( kūn ) 抟( tuán ) 迁徙( xǐ )
坳堂( āo ) 草芥( jiè ) 夭阏( è ) 蜩蝉( tiáo )
舂粮( chōng ) 蟪蛄( huì gū) 大椿( chūn ) 斥鴳(chì yàn)
泠然( líng ) 万仞( rèn ) 蓬蒿( hao )
五、讲读第一段
1、朗读并疏通文句
补充解释(见课件)
2、分析探讨问题,理解本段内容
①本段开头说到鹏鸟之巨大,说到其展翅翱翔之高远,这些都是为了说明什么?
文章一开篇,就以奇异的想像、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的画面。鲲、鹏之大不知有几千里,鲲化而为鹏,但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