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60字。
云 南 的 歌 会
大竹县周家中学 陈海龙
基 本 构 想
《云南的歌会》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以民间风俗为主题。《云南的歌会》文笔生动地再现了云南歌会场面。让学生通过云南的窗口,了解到民间歌会这种民风习俗.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是他们生活中一部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尽量发挥想象,去感受民歌所带来的美感.在此基础上要发现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地民风习俗。
教学设计:应当在充分预习以及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调动学生自主地探究去感受云南歌会的意境美.活动的目的不过分追求专业化而是以这种形式来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中均有所发展。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三种不同的歌会形式,并各有侧重点。
2、研讨课文,并通过探究,以朗读的形式来体现,感受歌会的意境美。
3、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民歌习俗,引发学生对民歌这种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感受歌会的意境美。
2、激发学生对民歌这种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
目标:引入课题
步骤:
1.播放《五朵金花》
2.导语:同学们这是个什么场面呀?对了,这是节选的电影《五朵金花》中的金花和阿鹏对歌的一段。你们知道这个电影故事取材于哪个地方吗?
3.简介云南歌会。
⑴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简介
⑵简介: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这里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能歌善舞,他们以此来赞美自己的生活,他们经常以歌唱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或者倾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或者歌唱激发劳动热情,或者以歌唱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总之,云南的歌声可以说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风俗。
导语:你们喜欢这种风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云南的歌会》在学习之前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
4.作者简介:(播放幻灯)
5. 作写背景:抗战爆发后,经武汉、长沙,取道湘西去云南。后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因此对云南就特别了解。文中的迤西,迤:地势斜着延长,即斜着向西包括现在的大理、丽江等地。路南:在现在的路南彝族自治区内。
6. 导语:好了,接下来再检查你们预习得怎么样?请看大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