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篇,约6800字。“试水”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题历年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今年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后,不少读者纷纷与快报联系,希望一试身手,并动笔写就了“作文”。在今天选登的四篇文章的作者中,既有在读大学生、曾经的高考作文高分得主,还有中学老师和在校中学生。他们不约而同地在这篇不限题目的话题作文中以人生为题,从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出发,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感悟。本报还特邀语文名师对四篇作文逐一点评。特以专版刊登,以飨读者。需要声明的是,所有文章并非完全按照高考作文要求撰写,仅是借用其话题,专家评点也仅代表个人观点。
“零缺陷”人生
兰居易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能够命之为“千古”的作品,必定发自肺腑,紧号时代脉搏,并在相当长时间里颠扑不破。因为文字往往“立此存照”,转瞬便成了无法抹去的历史。而在布局谋篇上,开篇像凤头般漂亮、俊秀,中段如猪肚状饱满、浩荡,收官似豹尾一样有力、响亮,那可以称之为“零缺陷”的文章。
美国的菲利浦•克劳士比率先提出了“零缺陷”的概念,引发了一场美国商界质量意识的革命。从此,美国的产品开始遍及全世界,成为高品质的象征。而“零缺陷”作为对人生的一种态度,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早有零星的智慧之光在隐隐闪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等等就是最好的佐证。
反对者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诚然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但我们要的态度不能因为“有错误的存在”就放弃追求尽善尽美。一直在期待21世纪的到来,转眼间,我们已经身处其间五年有余。你难道没有发觉,有些东西根本不允许存在瑕疵,更不用说什么错误了。“神舟五号”之所以能自由飞腾太空,难道不是大到总体思想,小到一颗螺丝钉都做到精准才得以成功的吗?这并不是苛严,而是一种态度,整个人类已经发展到了追求“零缺陷”的阶段。
人可以不完美,但人必须追求尽可能的完美。追求完美也并非包治百病的仙丹,但却是一种不随波逐流的道德律,一种永不服输的精气神,一种憧憬美好未来的信念。这种思想,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不论个人成长,还是集体发展,抑或是国家复兴,都应该放到一定高度。
作为一个学子,能够坚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顶住社会上的一些浮躁虚华,这应该是人生的“凤头”。但天才仲永也有一个美丽的“凤头”,结果呢?沦为庸人。再看和珅,他的中年发迹自然算是颇令其满意的“猪肚”,后果呢?抄家赐死。革命时期有一部分人就是在“敌我”的问题上闪了腰,结局呢?群众心目中一辈子的“半身不遂”。可见,“凤头”、“猪肚”、“豹尾”任何一步都很关键,要实现三阶段的“均好”才是真的好。
人生的每一步,就像一篇乐章,是一个又一个音符有机串联出来的。每一个音符都成不了乐章华美的关键,但是每一个音符却能成为失败的“罪魁祸首”,这就是经典的“木桶原理”。木桶能盛多少水,得看最低的那块木板。难怪作家柳青也感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但愿“零缺陷”能够激励每一个智者,在人生的舞台上做到“止于至善”。
(本文作者于2001年参加高考,其考场作文《人无诚信不立》广受好评。)
我只对人生中间一段负责
苏苑高级中学教师 戴文君/文
人一旦长大成人,要进入社会了,就会有老师、长辈告诫说,要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谁都希望有一个如“凤头”一样亮丽的人生开端。
我非常感谢师长们的教诲,但我有一个疑问,成人了要走好人生的第一步,那成人之前的一段时间算什么呢?人生到底从什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