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6道题,约6880个字。
 200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18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因为博爱,孤言寡谈的自卑者走出了阴mái(        );因为博爱,偏pì(       )保守的小国家停止了孤点;因为博爱,距离遥远的星系穿越了多少个光年,传递着互相珍重的信息;因为博爱,幽蓝深suÌ(      )的宇宙,等待了多少个亿年,打破了一片混dùn(     )的沉寂……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五一”假期,商家打着“大出血”的旗号招揽生意。(大出血:指商品折扣、让利大)
B.“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豆腐渣:指质量差)
C.深圳经济特区是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的排头兵。(排头兵:比喻带头的人)
D.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铁饭碗将会被打破。(铁饭碗:指固定的收入)
3、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词名句。(5分)
①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③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④、《别云间》一诗中,表达作者杀身以成仁和对故乡难以割舍的复杂心情的诗句是:
                      ,                          。
⑤、读到诗人徐志摩的《匆匆匆!催催催!》中“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从竹,红叶纷纷。” 的诗句,探究它的写法,不禁让人想起马致远“                      ,                    ,                      ”的诗句。
⑥、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无力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                                 ,
                             ”。(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作答)
4、学习诗歌,要善于把诗歌中最美的诗句运用到我们的表达中去。除了引用以外,化用变述古代诗词名句更能体现你对语言的驾御能力。请你在横线上续写两句。(2分)
“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
                                         。
5.请阅读下述材料,进行探究分析。(3分)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记录得比较详细,现摘抄一些,请你阅后谈谈有何发现。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  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广岛: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剩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
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    南京: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
广岛: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左右,最多不到1万人,占人口的1/2800或1/500;    
探究结果:

6.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简要的读书札记。(4分)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完成后面的二个题目。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磬音。
7、选出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这首诗借题咏佛寺禅院,抒发了作者仕途失意后的愤懑抑郁之情。
B、首句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在“清晨”和“初日”之时“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C、“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了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诗人借写鸟儿欢悦的情形和空灵的潭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