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00字。
《看社戏》课堂实录
woyaofa
【课前思考】
这篇课文是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第二专题“难以忘怀的故事”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专题中的几篇课文说的内容都是正在离开我们的生活却让人难以忘怀的事物。“社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选修教材里的课文,在教学的要求上要体现出和必修教材的不同。我在准备的过程中,也曾经准备对课文进行多主题,多角度的深入研读。但仔细思考后发现无论从课时还是学生的水平上都达不到。于是我决定努力做到“一课一得”。
文章的题目叫做“看社戏”,可是基本没有写戏的内容,而是着重写了社戏表演场面、演戏和看戏的人、作者对豫戏受老百姓欢迎的理性思考。这三点中最后一点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却也是作者表达的最重要的思想感情。因此这堂课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指导和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信息,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在词句的理解上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要能够体会作品内在的理性思考,就有一定难度了。我想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逐步加深。
【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看社戏》这篇课文。大家在初中都学过《社戏》这篇文章。那又有谁知道“社戏”究竟是什么呢?(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那我们就一起先来看一看“社戏”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文解字》上说“社,地主也。” 这里的地主不是指“地主老爷”那个“地主”,而是我们很熟悉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常常念咒语召唤出来的那个土地神(学生笑)。民间祭祀他的日子就是“社日”。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对土地的感情是很深的,所以“社日”在民间是很受重视的。一年有春秋二社,往往成了赶集的日子。唐朝以后,百戏(杂技、歌舞及民间各种音乐技艺)在我国兴盛起来。人们往往在社日自发演戏、看戏取乐。文章中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社戏在民间特别是农村的重要意义,请大家找出来。
生齐:“百日之劳,一日之乐”
师:很好。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有一点,“社戏”是老百姓自己的活动,是百姓自己花钱办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是怎样来写社戏的。我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就要对文章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文章根据时间顺序分成了三部分,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内容。自读三分钟后回答。
生1:第一部分写了演戏的环境,第二部分写了戏的内容,第三部分写了作者对女演员母子的牵挂和关心。
师:你回答的不错,可以看出你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我觉得还不能说是完全恰当。我们再仔细看一下文章,研究一下,我给一点提示,第一部分是只写了环境呢,还是也写了其他的内容?第二部分有没有具体写戏的内容?第三部分的重点到底在哪里呢?
生2:第一部分写的是整个演戏的环境和表演的情况;第二部分写了作者对豫剧的感觉和到后台看演员;第三部分重点是作者对艺术的感悟。
师:很好,你能带大家一起把这个感悟读出来吗?
师生齐读:“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从人生,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搞艺术,是最原始的,却也是最本质最不朽的这一伟大真理了。”
师:那如果我们每部分用一个字来概括呢?第一部分……
生齐:戏
师:那第二、三部分呢?
学生在座位上自由回答:人、情。
师:刚才我听到好几个同学都说第三部分概括成“情”。我想问大家,你们认为我们刚才找到的第三部分的感悟是“情”还是……
生齐:是“理”。
师:那么这篇课文写作的顺序就是“戏——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