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60字。
如何进行研究式作文教学
江西省乐平市四中 朱文丽
语文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要看学生获得多大的发展。余秋雨说:“在现代文明的构建中,极其重要的是阅读和写作。”因此,学生的写作活动和学校的写作教学应十分重视。那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 
《新课程标准》针对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学生害怕作文,作文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提出了“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作文教学思想。乐平市以推进和实施塑造学生主体人格为核心的“研究式作文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也应运而生,提出分六环节:命题——研究——指导——写作——评改——后记进行研究式作文教学,教学活动环环相扣。让学生全程参与,学生不再只是单向的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在作文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传统作文课上,教师出题目,学生做文章。正所谓“关门教学,闭门造车”,命题常脱离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教师一布置作文题,学生总是叫苦连天,愁眉紧锁,举笔维艰;勉强动笔了,也是东拉西扯,草率成文,既没有丰富的词汇,又不熟悉多样的题材,作文时文思枯竭,硬挤强凑,自然文不成篇。究其原因,传统的作文命题未能很好地贴近学生生活,违背了作文是一种“倾诉”、是“有话想说”的道理,学生不知该写什么也在情理之中。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贤明的语文教师,他出的题目应该不出学生的经验范围,应当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足点上,替学生设想。”因此“命题”环节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写作实际和写作心理,力求把题目出到学生的心坎上,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记,有物可状,有情可抒。一个好的作文题目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可以成为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也可以成为学生驰骋想象、发展智力的“导火线”。命题形式要多样,使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写我心”。
    中学生生活圈子太小,活动空间有限,生活内容相对单调,连报纸、电视也不常接触,写作的生活之源本身就近于枯竭,狭小的生活面,一些家长“不准读闲书”的禁令往往导致学生大脑的贫乏,于是平时作文常出现学生正襟危坐、冥思苦想,实在想不出的就祈求老师给一点内容、方法,抄背“作文选”的情形,中学生作文除了空话、套话,就是谎话、假话。《新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写作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各种材料的方法。”而研究式作文的最具特色的“研究”环节,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要求留一段时间与空间,引导和组织学生在此期间根据命题范围或去有目的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或去搜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取舍,构成充分的写作素材。“研究”的重点是“增加学生有目的的感知生活,搜集写作素材,综合信息等环节”,旨在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材料缺乏的问题,重在培育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搜集材料、选择材料,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激活,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深切的体验见诸文中。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的作文来源于日常生活,离开了生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