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820字。
《邓稼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家喻户晓”等词语。了解邓稼先、杨振宁。
2.找出文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体会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理解作者深挚的感情。
3.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对邓稼先深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体会文中洋溢的作者对中华民族、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及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段落之间的关系和对表现主旨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活动
让学生通过上网、看书查资料的方式,查找有关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准备在上课时交流。
提前布置学生以“我所崇拜的科学家”为话题进行演讲。
二、导入新课
1.  深情导入。
1986年7月29日,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元勋邓稼先病逝于北京。全国上下为这位中华精英过早离开人世而感到悲痛。他的朋友们怀着无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献给他一支支挽歌,远隔万里重洋的杨振宁教授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给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教授打来了电话,并于1993年饱含深情地写下《邓稼先》一文。今天我们就在杨振宁教授的诉说中走近为我国核科技工作默默奉献近半个世纪的科学家邓稼先,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2.  图像引趣。
播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录像资料。播后导入:
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三、检查预习
1.标注生字的字音。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     无垠(yín)        
2.口头释词。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