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260字。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本课精辟的语句和“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2.感受精心选材,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结合,语言风格对感情抒发的作用。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教学重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安排结构的方法。
2.体会前后“说”的不同含义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调查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整合学习目标,设计并调整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臧克家、闻一多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演讲
引导学生从言与行、正气或“我所了解的闻一多”等角度选材演讲,便于引入课题。
二、导入新课
投影闻一多画像。任选以下方法导入。
1.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今天我们学习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一篇文章,不仅把闻一多先生的英雄气概表现出来,还向我们讲述了他作为学者的更为丰富的人生。
2.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幸运的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伯乐。这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闻一多先生(1899-1946),五四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46年7月15日,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用鲜血和生命写完了自己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时年47岁。1980年2月诗人臧克家写下《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再次怀念作为诗人、学者、战士的恩师与知己闻一多先生。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板书课题)
3.学生齐唱《七子之歌》。
这首歌曲的歌词是谁写的?学生简介闻一多,从爱国诗人角度,引入课文。
4.标题导入:板书课题。从标题看,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说和做)
是啊,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下面,让我们走近闻一多,从他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