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小题,约7270字。
泉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跟踪考试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28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感人是一门学问
刘一兵
大家知道,语言是需要翻译的,而语言又常常是不可翻译的。语言最大的局限不是地域性的差异,而是它面对人类感觉和情绪情感时的那种无能。对于千差万别和千奇百怪的精神状态,人类其实是有共同语言的,那就是表情、手势和动作反应。这些表情、手势和动作反应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人都相差不多的。
应该看到,人类真正沟通的本质语言其实并非那些文字。文字所以在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完全是建立在人类共同的情感语言之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来,文学不能替代电影,在于电影更多的时候是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情感,电影艺术中有很多妙不可言的东西。那种心灵感受是语言所无能为力的。就算是用自己体验过的情感幻化作一个创造出的理想世界,然后用文字努力地形容出那个世界来,导演通过对文字的想象来感受编剧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将其拍摄成银幕世界。观众看到银幕世界便感染着银幕世界传达出的导演寄予的情感体验。如果那个情感体验是导演准确地从编剧那里传递过来的,那这个工程便可以算是成功了的。
由此看来,对于编剧来说,能不能提供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的情感表达方式,便是一部影片是否能够成功的首要事情了。可惜的是,这两点往往是十分难以做到的。原因固然很多,基本的却只有三点:一、感情记忆经常是不准确的。例如你回忆起儿时的一件伤心往事的时候由于时过境迁,常常就变了味道,再把它搬演到银幕上便很难准确了。二、你在情感表达的时候凭借的不是直觉,而是理性判断。三、情感的个性化表现的前提是一个作者的创造力,而人们往往不太在情感表达的细节上下功夫却忙着编造大的情节。
感人是一门学问,需要认真学习。当然,最重要的是求索于心灵,即不假外求的意思。你需要把你忘记和忽视了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现方式重新体验和回忆出来,认真寻找动人的分寸和那种沟通的微妙技巧。那种分寸感便是艺术。如果你有兴趣就用你的录音机录一段话来给别人听,看看他们能不能产生你预期的感动?我相信,多数人是不会有这个能力的,包括那些天天讲话给我们听的节目主持人,或者说,这样的人太少太少。
1.世界各国各民族相差不多的共同语言是 。(2分)
2.为什么说“文学不能替代电影”?(4分)
答:
3.决定一部影片是否成功,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 和
。(4分)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想讨一本书
孙大军
我给小有名气的“大款”方先生开车期间,他正追求一位姓申的小姐。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方先生终于与申小姐有了第一次约会。共进午餐后,申小姐接受了方先生的进一步邀请,坐车来到了方先生的住处——位于龙华的一幢豪华别墅。
下车后,我们看见门柱上斜靠着一个乞丐样的人。他身上裹一件脏兮兮的棉衣,似有所求地望着我们。
心情很好的方先生赶紧走上去问他:“你是不是想吃点什么?”
想不到乞丐回答:“这会儿太阳很好,我吃喝足了,只想在您这儿晒会儿太阳。还想……”
“还想什么?”方先生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晃动在乞丐眼前,调侃地追问道,“别难为情,尽管说吧,我会满足你的。”他料定一个乞丐的要求不会特别难以应付。
“我想……”乞丐支吾着,最后鼓起勇气说,“您千万别笑话我。您可以想像我的日子,饭是每天都能吃上的,只可惜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总想讨一本看看,可是一直难于启齿。您能不能让我进您家书屋里,随意挑一本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