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300字。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套卷)评析
第Ⅰ卷
特级教师 张村田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淤积 绿茵场 娇健 独占鳌头 B.联结 抠字眼 引申 拾人牙惠
C.融资 殊不知 传诵 委曲求全 D.繁衍 冠名权 坚韧 磬竹难书
【命题点密】全部选取了音同、形近、异义而考生易用错的词,符合这几年的命题传统,这突出了高考命题从实用的角度,考查考生实际运用文字的能力。
【解题指津】命题设置的三处错误,都属于音同形近异义,其中“娇”与“矫”,“磬”与“罄”都是考生因其音同而形近易出现误用的字; “拾人牙慧”是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其中的“牙慧”,指别人说过的精彩的话,而此对不少考生还是陌生信息。
【参考答案】C(A项“娇健”应为“矫健”;B项“拾人牙惠”应为“拾人牙慧”;D项“磬竹难书”应为“罄竹难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几年,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衢,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命题点密】成语考点同样突出考查考生在特殊语境中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每年的成语考点题目,都会出现对考生带有陌生信息的成语,今年的四个成语并不生僻,并且设置的选项仅考查了具体语境中成语的感情色彩的运用能力,难度较小。
【解题指津】“甘之若饴”也说“甘之如饴”,意思是把它看成饴糖那样甘甜,针对前面“艰苦单调的生活”,转折表现正面肯定,符合语境;“沧海桑田”也做“桑田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符合语境;“无足轻重”,不足以影响到事物的轻重,用于否定之否定的语境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B(“蠢蠢欲动”感情色彩是贬义,本意原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本句语境是指学生多数选择热门专业,不是做坏事,用讽刺显然不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命题点密】在高考大纲所列的六种错误中,避开了连年考查的热点“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被突出考查,这就提醒考生对六种病句的复习都不可掉以轻心。
【解题指津】解答病句考点题目,首先要学会“抓主干,理枝叶”,“ 抓主干”就是将句子的主干、中心词提取出来,以免受干扰信息的影响。“理枝叶”是指研究中心词的修饰限制部分。
【参考答案】D(A句“邂逅和相逢”语意交叉重复;B句“专利申请”后缺少“数目”,或者将“的”前提到“专利”之后;C句“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词序不当,应该是“以每年10%的速度缩减着”。)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1时而沿着水边, 2回到有人的地方,
3时而到岸旁嬉戏, 4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5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6藏到灯芯草丛中,
A.316524 B.145632 C.123654 D.321456
【命题点密】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语言贯通、连贯的能力,对语境的把握关键是注意分清前面的伏笔、接引、铺垫、过渡和后面的照应、总结、归纳。
【解题指津】6个句子,其意思分为3对承接的句子;与“在水上遨游”相对应的是“到岸旁嬉戏”;再承接“沿着水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前两对句子都是照应“喜欢”,因而剩下“离开它的幽居”“藏到灯芯草丛中”就放在了最后。
【参考答案】D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