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70字。
200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综述
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稳中有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地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为依据来命题,分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其他省市则基本不变,但也作了微调。总体来说,现代文阅读文本多样,有很强的人文性。设题遵循考试大纲,注意引导考生与文本对话,精致简洁。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兼顾科技与人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感性与理性等方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现从以下三方面来评述:
一、高考现代文小阅读一一科学文阅读
科学文阅读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极为需要的能力,该项考查体现了命题着眼于局部和整体关系的构想,体现了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能力要求。
科学文阅读的选文分为社会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两类文章。今年全国18份语文卷的选文,篇幅以八九百字居多,大多选择社会科学类文章。如海南、宁夏卷关于"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的思考;辽宁卷的"人与现代技术",融入了对现代技术的思考;北京卷的“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内容涉及对企业发展的思考;湖北卷《彩陶一一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江苏卷的"汉学是什么"、山西卷《书斋》、全国卷I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重庆A 卷《民间艺术的当代变异》、安徽卷的《"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浙江卷的"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上海卷关于"包豪斯"艺术设计学校的介绍等,涉及远古文化、汉学、书斋文化、文化遗产、艺术审美欣赏、民族审美的心理、学校文化的影响力等内容;山东卷的“龙城”还是"卢城",涉及文化考订;广东卷的《创新与想象》强调了艺术与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自然科学文有全国卷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介绍、四川卷《瓦斯的开发和利用》、湖南卷有关"嗜盐菌"介绍。两类文章兼顾的有天津卷和福建卷。
这些文本基本上都涉及"文化"这一话题,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关注和谐,关注人类历史,关注文明的发展,关注民族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关注科技前沿,贴近现实生活。但是自然科学文所占比例较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精神,这对国家民族的兴旺强盛能起到积极作用。
从设题角度来看,选择题有对概念的确认理解,如全国卷I第5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有对文意的筛选整合,如对表述的选项内容是否符合原文思想进行判断;有对句子的理解,如江西卷第7题对"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句话的理解;有追问原因根据的,如浙江卷第8题对"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解释是否恰当的辨识;也有对某一片段语言的说法进行分析,侧重于话语情境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