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7350个字。
九年级上语文月考(一)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语文知识(6小题,19分)
1. 阅读下面几行文字完成(1)—(3)题(3分)
(1)“江山如此多矫,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1分)
(2)“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加点的“喑”读音为 (1分)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加点词“妖娆”的意思是 (1分)
2、下边不是病句的一项( )(3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3、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黄山,途中不慎被荆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的女导游笑着对她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
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她说的是下面的哪句话?( )(3分)
A. 我们黄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您小心点,不就不被划了吗?
B. 您看我们黄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子,不想让您走呢!
C. 我们黄山的荆棘就是这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就是不让您走。
D. 我们黄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4分)
①几年前,我与母亲之间就有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们之间是否真的存在血缘关系。
②一次在外祖母家,母亲又为学习方面的事情唠唠叨叨,我顶撞了几句,正当“硝烟四起”时,外祖母把我拉到另一个房间。
“鸿沟”: 。 “硝烟四起”: 。
5、根据语境或者成语的意思,给成语填上叠字。(任选两题作答)(2分)
例①,他有教学才能,在教育界赫赫有名。例②,形容非常稀少。(寥寥无几)
(1)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 向荣的景象。
(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 不倦地吸收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3)形容话多,连续不断。( 不绝)
(4)形容非常得意,异常高兴的样子。(喜气 )
6、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按要求写下你的惜别赠言(4分)
(1) 你一位家庭条件好但学习不很用功的同学。
(2)给一位学习成绩好但易骄傲自大大的同学。
二、古诗文(2小题,共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1空1分,有错不得分)
⑴请把下列诗文句子补写完整(任意选做4题)(4分)
①望长城内外, ;②今夜偏知春气暖, 。
③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 。
④物是人非事事休, 。 ⑤无意苦争春, 。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⑵根据初中课本,默写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的下阙,或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下阙。(4分)
⑶默写有关民俗风情的诗句。(2分)
①默写一句有关民俗风情的诗句。(提示:可以从我国的节日考虑,不分课外课内,试卷内出现过的诗句除外。)(1分) , 。
②下面四句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1分)
A.箫鼓追随村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
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①等死,死国可乎 ( ) ②休祲降于天 ( )
③今亡亦死( ) ④今日是也( )⑤长跪而谢之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