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80字。
河大版八年级上编写第四单元
作者: cfbai
16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本课重难点提示及高效解题要诀
1.重难点提示
积累词语、诗句,这是本课一个重点。本课“课堂基础巩固练”中第1、第2题,“课后强化提升练”中,第一题的第2小题就对此重点的练习。
细细品读文章,了解物候现象的变化,这是本课一个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认真体会。
2.  高效解题要诀
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探究内容、感受作品、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课堂基础巩固练
(时间:15分钟   满分:30分)
1.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6分)
瀛州( ) 紫殿( ) 推敲( ) 滹沱( ) 瀼西( )
2.文章选自 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是我国 _____________。(6分)
3.解释下列词语(4分)
  (1)至理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得益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叫物候?(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指出了物候学上哪些重要规律?(用原文回答)(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强化提升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读选文,回答问题(20分)
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唐白居易(乐天)15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古原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竞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播开来。这四句五言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特点;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在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找到答案的。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征象,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便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