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字。都江堰
教学目标
一 了解文章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
二 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三 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高度评价。
教学重点:文中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
教学难点: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1课时
一 导入。如果我们没有读到余秋雨的《都江堰》,我们会一直认为,伟大的奇观肯定是类似世界八大奇观的那些事物。可是,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会有一些新的思索……
二 用短语的形式给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概括文意。
参考: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都江堰的魅力;魅力的缔造者;贴近苍生的神(最后一部分有难度,可以暂时放一放,等到讲解到时再仔细揣摩)。
三 解读第一部分——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1.学生回答第一个小标题。根据学生回答,分析是否掌握到位。如果有人把侧重点放在单一的长城或者都江堰上,就说明没有把握好。
2.运用的手法:对比。(1)角度:规模、社会功用、历史、品格。(2)目的:从各种角度反映都江堰和长城的区别,让人们认识到都江堰的伟大。(注意:并没有否定长城的伟大)
3.结论:第一段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是都江堰。
四 解读第二部分——都江堰的魅力这一段很明显是结合上一段进行的,目的是告诉别人都江堰究竟是怎样的美,怎样的伟大。
1.手法:欲扬先抑,层层推进。
2.作用: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震撼。
3.目的:本节最后一句: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第2课时
一 复习巩固
二 解读第三部分——魅力的缔造者:李冰父子。如此激动人心的都江堰,这样富有魅力的水,究竟是谁,赋予了它们无尽的生命,千百年来唱着动人的歌?那就是李冰父子。
“遥远得看不出面影”就把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