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50字。
秋 水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寓意】
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会贻笑大方。
《庄周买水》教案
执教者:桃江七中 瞿杏芝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章批判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呼唤改革的思想观点。
2、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健全人格。
3、 理解故事新编的写法和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结尾甘霖欲降、庄周敲桶而歌的深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轰轰轰烈烈地进行,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于一些制度欠完善,当时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怪现象:
譬如: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盐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简单的体力劳动所得的工资待遇远远超过大学教授,科研人员。于是许多知识分子就纷纷下海经商。语文教育家刘征就洞察到了这些怪现象,写下了一篇寓言式杂文《庄周买水》来反映当时社会的这些怪现象。
二、 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部分(1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提问:庄周原是什么人?为什么买水?这种现象正常吗?
明确:庄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甘于清贫,淡薄名利。由于潮流不可阻挡,《南华经》被退回,一气之下弃文从商,买水养鱼。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当时老百姓面对这股席卷全国的下海经商大潮,几乎失出理智,这种现象实际上是盲目跟随潮流,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