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人间词话》八则 杨妮妮
教学目标
一 了解作家作品以及王国维的美学成就。
二 读通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渗透在文中的美学观点。
三 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 领悟课文蕴涵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设计
教学方案A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 了解作者、作品。
二 掌握生字生词,读通读懂课文。
三 研读第一则,正确理解“三种境界”说。
四 德育目标:领悟课文蕴涵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目标二、三
教学难点:目标三
教学方法:诵读法 分析法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一)由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评价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 朗读课文,识字正音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识字正音。
(二)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多媒体显示)
凋碧树 憔悴 胸襟 遽 晏欧 阑珊
悠然 萧萧 宝帘 津渡 稼轩 可堪
(三)学生朗读课文,读通课文。
三 研读第一则,正确理解“三种境界”说。
教师讲解:《人间词话》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这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课文围绕“境界”精选了其中八则,按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则,借用形象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第二至第五则,从不同的角度论境界问题。最后三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特别是第一则中他所引用的词句、他所阐明的为文为学的“三种境界”说,广为流传。
(一)学生交流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将学生四人分为一组,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交流合作,理解课文内容。(不必字字落实,了解内容即可。)
2.指名学生讲解第一则内容。
明确: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定要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搂,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界。像这样的语言都是非大词人不能说出来的。然而像我这样率然以这种意思解释这几首词,恐怕晏殊、欧阳修诸位先生是不会允许的。
3.教师讲解:作者赋予这三组词句以新的含义和人生哲理。借三首词中的语句论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定要经过的三种境界。请同学们用自己话来解释这三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