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00字。《红与黑》的多重象征
□徐肖楠
《名作欣赏(鉴赏专刊)》2007年第9期
一 、对历史与人性的尖锐观察和迷惑不解
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者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深藏着象征性的艺术生命力。《红与黑》自一八三〇年诞生于惊心动魄的法国大革命之后,已经具有了纪念碑式的历史性意义。《红与黑》经历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风雨和文学沉浮,如今它依然风姿绰约,情韵动人,这也许直接印证了“红与黑”的象征意义。“红与黑”的象征意义一直是个有趣的话题,也许,我们至今还缺少但需要对“红与黑”的一些奇思妙悟和艺术猜想。
对于“红与黑”的象征意义,一直有两种主流解释。一种认为,“红”象征拿破仑时代与资产阶级革命,“黑”代表波旁王朝和封建黑暗;另一种认为,“红”代表红色军服,“黑”代表教士的黑色教袍,它们代表着于连的个人欲望和目标。前一种是历史化的观察,描述了一种历史存在的方式,把“红与黑”看作两种历史力量的冲突;后一种是一种个人化的解释,把“红与黑”看作个人选择和自我冲突,描述了一种个人奋斗的历程。而这两种看法又常常合二为一。
这两种主流看法,将“红与黑”的象征意义加以限定。“红与黑”象征意义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流,这两种主流看法就像两道堤坝,把“红与黑”的象征意义围堵在一个峡谷里:不是革命就是保守,不是教士就是将军,要么就是历史与个人的“既是……又是……”的模式化重演。
“红与黑”的象征意义,似乎并没有被真正深入理解,其原因可能在于:没有意识“红与黑”的悖谬性和多重性,而是将“红与黑”这种意义整体用二元思想切割开来。“红”与“黑”既不是纯粹的肯定性,又不是纯粹的否定性,它有一种反意义限制性。“红”与“黑”好像同时既处于对方之中,又独立存在,明亮的红色包含着黑色的暴力,黑色的奋斗中又包含着红色的理想。“红与黑”将生命与死亡、自己与他人、理性与感性、理想与现实、爱情与阴谋都结合成一体,在这种状态中,讨论真理、爱情、死亡、美,看到欲望与人性的冲突、个人的迷惑与历史的奇异,发现历史的精神进程。当“红与黑”的象征意义漫溢出堤坝、流向朦胧诱人的艺术旷野时,在其流过的痕迹上,可以采摘到缤纷的艺术果实,一个生动、丰富、深藏、含蓄、流荡着想象性和感染力的《红与黑》艺术空间在雾色中展现出来。
人们耳熟能详这样的比喻:这是个于连式的人物。这种比喻既用来指艺术人物,又用来指现实人物。《红与黑》的时代早已随着大革命的硝烟飘向历史的深处,但《红与黑》中所描写的生命品质、生命欲望和生命理想,从历史深处闪烁出朦胧幽深的光芒,照耀着现代人的生存。“红与黑”不仅是历史的象征,而且是生命启示录。当我们从古老的生命源头走向现代时,情感与心灵并没有因历史时间和具体个人而受到限制,它们在艺术中是一个自由飞翔的精灵,不同的时代和读者在《红与黑》中读出的是不同的身影和情景,人们从自己出发进入艺术时空而超越自己和时代,而被教科书所规定的“红与黑”则渐渐远去、渐渐模糊。
我们越过二十世纪对《红与黑》展开遐想时,符合了斯丹达尔的意愿。斯丹达尔说:我一定要为二十世纪写作。《红与黑》已超越了“一八三〇年纪事”,斯丹达尔写下副标题“一八三〇年纪事”时,也许不仅是提醒人们这是真实的历史叙述,更含有深意的是:暗示人们其中隐藏的历史与生命的超越性。
“红与黑”的超越性在于其多重隐藏的象征性。“红与黑”不仅是历史生存的象征,也是人类精神生存的象征。“红与黑”是意义的悖谬结合与相互转折,不是单纯的对立或对等。两者之间并存又对抗的关系,表达了斯丹达尔对历史与人性的尖锐观察和迷惑不解,同时又显示了斯丹达尔坚定不移的理想主义信仰:“红与黑”代表了人类精神生存的艰辛和矛盾性。
二、“红与黑”是理想与现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