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8900字。
期末测试题(二)
命题:济钢高级中学 房伟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多种题型)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27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相同意思的一组是( )
A.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③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B.①窃为大王不取也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C.①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D.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②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③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④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①欲呼张良与俱去,无从俱死也
②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③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④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C.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②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③君安与项伯有故
④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D.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此余之所得也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③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④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籍吏民,封府库,以待将军 ②范增数目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④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⑤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⑥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⑦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⑧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⑨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⑩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A. ①②④⑧⑩/③⑥/⑤⑦/⑨ B. ①②⑧⑩/③⑥/④⑨/⑤⑦
C. ①②④⑤⑧⑩/③⑥/⑦/⑨ D. ①②④⑧⑩/③/⑤⑥⑦/⑨
4.下列各个句子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③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④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⑤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⑥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⑦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⑧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⑨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②③⑤⑧⑩ B. ③⑤⑥⑦⑧⑩
C.③④⑤⑦⑨⑩ D. ①③⑤⑦⑧⑩
5.下列句子按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沛公安在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⑤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⑦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凌万顷之茫然 ⑩大王来何操
A. ①⑧/②⑥⑨/③⑤/④/⑩/⑦ B. ①⑧/②⑦/③④⑤⑩/⑥⑨
C. ①⑧/②/③④⑤⑩/⑥⑨/⑦ D. ①④⑧/②/③⑤⑩/⑥⑨/⑦
二、(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文,完成6~9题。
方孝孺的“迂”
方孝孺因为不肯为永乐皇帝起草登位诏书,被杀了头,历来被称为“迂夫子”。《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杜慎卿道:“方先生迂而无当。天下多少大事,讲那皋门、雉门怎么?这人朝服斩于市,不援时,他却指使鲍去找正在变卖田产过日的堂史杜少卿,自己推得干干净净,真是精明极了。”《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个正直的人,决不会把自己对方孝孺的正面看法,借这样一个人物的口发表出来,所以这不是吴敬梓的真实意见。但是杜慎卿说的这段话,却也代表一些讲“实用”的人的主张,在他们看来,方孝孺不懂应天顺人、见风使舵,迂得可厌,确是该杀的。
方孝孺的迂,在于怎么讲,就想要怎么做。儒家提倡的“君臣大义”,一般人只是平时口上讲讲罢了,他却在紧要关头当真实行。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