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24张。附带教案。
近体诗2首 (《属相》、《书愤》)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蜀相》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2.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3.了解七律的特点用用典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2.难点:理解杜甫,真正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体会出诗中郁勃的情势。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七律常识
七律共八句,每句七言,计56字,二,四,六,八句抻韵。一二句称首联,二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对句最后一字为平声字。讲究平仄相间。 
二、学习《属相》
㈠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诗人。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
㈡写作背景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安史
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
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
760年)。
㈢内容欣赏
 ⑴内容归纳
1.季    节 :春天 
2.抒情特点 :借古人抒怀抱 (咏
                         史诗)  
3.情景关系:乐景写哀 
4.感情基调:感伤、叹惋 
  ⑵内容分析
   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其作用如何?
“自”、“空”二字写出冷落凄凉,暗含“丞相无缘得见春色好音”的伤感和叹惋,自然过渡到诸葛亮的才智功业。只有悟懂了“自”与“空”两个字,我们才能够深切地体验到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而诗末的感慨也正是由此而生发的,假如我们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体验不到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婉的情调。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自”与“空”两个字是这两句诗的诗眼。两句的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绿色,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着树叶,传来黄鹂动听的歌声,可有谁听呢?五百年了,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
3.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