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80字。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设计
仙居新生中学 王玉英
教学目标: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3、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即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4、掌握书信格式,学习运用书信的写作方法。
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难点:
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即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教学设想:
本文的主要内容比较清晰明了(尤其是第一封信),学生容易理解,所以不必详细串讲,可以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只要提几个问题,使学生把握主题即可。如“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给儿子回的信,傅雷想通过这两封书信告诉儿子什么?”“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呢?他还写了什么?”
关于“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议论,学生可能会因为缺少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精神体验而理解得不够全面、深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适时作一些适当的点拨。
教学步骤:
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教师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
师:刚才大家听得都挺投入的,从歌曲中,你听出了什么?
(友情提示:可以从形式,内容,语言,感情等方面谈。)
学生举手发言。
小结语:大家听得认真,听得动情;尤其是能从游子的思亲中感受到父母的思子之情。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里,书信无疑成了沟通两地的最好桥梁。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在其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是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着自己的惦念之情的。傅雷写了许多封给儿子傅聪的家书,后来整理下来,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家书,感受一下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牵挂。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两封家书,看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给儿子回的信,傅雷想通过这两封书信告诉儿子什么?(请比较这两封家书有什么异同。)
学生速读后举手发言。
分析明确:
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切期望。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而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家书,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偏重理性,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充满感情,满怀欣喜,激情洋溢,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是一样的,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三、再读课文,探究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