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00字。
6.我的叔叔于勒
【自主探究】
[主干知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ié( )据 duō( )嗦 zhàn()桥 shà()白 赔cháng()
mǔ()蛎 lán( )褛 qiào()开 chà()异 阔chuò()
2.给下面各字注音并记住他们的意思。
拮 ()拮据,缺少钱。
栈 ()1养牲畜的竹木栅栏:马栈2栈道本文用此义3栈房:货栈。
煞 ()极,很:煞费苦心,煞白。
撬 () 把棍棒或刀、锥等的一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扳(或压)另一头:撬石头。
牡 ()雄性的:牡牛。
蛎 ()牡蛎:软体动物,肉柔软,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也叫蚝。
褴 () 褛():指衣服破烂。
3.辨析下列各字并组词。
赚( ) 绰() 砺( ) 拮( ) 褛( ) 牡( ) 皱( )
谦( ) 踔() 蛎( ) 诘( ) 缕( ) 杜( ) 雏( )
4.本文选自( ),作者是()是( )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80年完成了( )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5.通过阅读本文,说说本文主要刻画了那些人物,“我”(即若瑟夫)在文中起何作用?
[点击思维]
1.所写出的汉字应和给出的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并结合课文内容,注意区分多音字和形近字。如:“诘”“拮”和“洁”很容易混淆。
2.这是本文中的生字,注音时应结合具体的语境确定其读音,并注意其声调。记住意思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并能提高自己语言文字的运用的水平。
3.对于一些形近字一定要注意区分字形和字音,记住他们能够丰富语言文字的积累。
4.莫泊桑,短短的一生当中,写了6部长篇小说300多个短篇。他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写法国中下层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的精神的堕落。
5.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把握主要人物,提高分析表达能力
【规律方法】
[理清洁构]
本文按照“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的情节,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故事的开端——盼于勒。
第二部分(第5-19段),故事的发展—赞于勒。
第三部分(第20-47段),故事的高潮—见于勒。
第四部分(第48-49段),故事的结局—躲于勒。 [语言特色]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巧妙,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善于用精练笔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的叔叔于勒》也是这样的一篇小说。
(1).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人物的心理描写,有人物内心独白和作者从旁描述等方法。本文主要是采用作者从旁描述的方法,也就是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写菲利普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他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其妻子和女儿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菲利普夫人则怕花钱,迟疑不决,“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这些语言、动作,揭示了菲利普装阔气好虚荣的心理,菲利普夫人虚伪、爱面子的心理。
(2).本文的构思十分巧妙。
①.选材巧。这篇小说写的事情很平常,人物也很普通,像于勒这样的在家中挥霍钱财的浪荡子,出外冒险、升降浮沉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屡见不鲜,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作者却能在这极为常见的普通人的遭遇里,集中笔墨写出反映当时社会人情冷暖,揭露社会病态的文章,以小见大,以个别见一般。
②.处理安排巧。本文则着重写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随着于勒的暴发与沦落,我们看到的是菲利普夫妇的冷暖炎凉。作者从解剖一个家庭成员的关系入手,着重描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的利害关系,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③.小说自始至终都有一个“我”存在。这也是小说构思的特点之一。“我”是小说事情的叙述者,这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