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700字。《声声慢》教学案例
一、教师:刚才这个故事讲得非常好,无论我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最后人生的价值是不变的。我想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一个人――李清照,她虽然遭逢战乱,一生坎坷悲苦,但是她的人生价值,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始终如一。
几点意见,一是抄写的有些慢,第二个是有些乱,应该讲究一个构图,这样抄写我板书的时候就不好写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学习《声声慢》。同样是男同学先齐读,然后是女同学读。
李清照的词,我们知道是属于婉约词,应该如何去读?
“声声慢”开始(男声)。
女同学,自己开始(女声)。
(整体效果还不错,所以教师没有作过多的点评,只是在下面直接点出朗诵的技巧与方法。)
两个字音需要注意:一是乍难还寒的“还”(huán),一个是怎生得黑的“得”(dé)。
同学们,我们朗诵的时候注意文本特点,一个是《声声慢》这首词的标点符号很特别,你看一看。有一种标点符号出现的很多,很特别。
学生小声说:逗号、顿号、感叹号。
教师:逗号出现的多但不特别。最关键的是感叹号,逗号、顿号它只是一个简短的停顿。
同学们读一读这三处感叹号该如何去读(和学生一起品读):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第一处,第二个是这首词大量使用叠词,叠词该如何去读。
学生自读。
教师:其实从意思上讲,叠词和单个词表达意思是一样:寻寻觅觅的意思是寻觅,冷冷清清的意思是冷清,凄凄惨惨的意思就是凄惨。但是作者为何要用叠字,叠字有什么好处,该如何去读。
教师范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那种感情那种氛围更浓厚,同学们自己放开声音自己读一读。
我们一起来一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教师:很大进步。这首词两个特点,一个是感叹号,二是叠词,我们连起来体味李清照词的特点,“声声慢,李清照”开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同学们朗诵已经差不多了,你读过之后,这首词给你怎样的感觉,第一印象。
陈志鹏:凄惨凄惨。
教师: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
陈志鹏:惨。凄。
张焱焱:我觉着这首词和上首词(醉花阴)一样,都是表达出作者的愁。
教师:一个字――愁(板书)。课文最后讲的很明白――“怎一个愁字了得!”
文章通篇都是写愁的,那么我们可以简单的比较一下,这首词是写愁的,上节课我们刚刚学过李清照的另一首词《醉花阴》,也是写愁情的――薄雾浓云愁永昼。两处愁有什么区别吗?你看,从它的内容,从它的情感,从它的程度上来看一看,两处愁什么区别?
王毅:我觉得《声声慢》这首词的愁比《醉花阴》的愁更深一些。
教师;具体一点。
王毅:前面说黄花时只是说瘦,而这里的“憔悴损”说明凋零、枯萎、殆尽了。
教师:上面(醉花阴)只是消瘦、飘零。《醉花阴》的愁虽然很浓,但是和《声声慢》比起来,还是要浅一些,或者说《声声慢》的愁更深、更浓、更重。作者最后不是讲了吗“怎一个愁字了得”,也就是说仅一个“愁”字还表达不了。
既然这首词是写愁的,那么她是如何表达她如此深重,浓得化不开的愁呢?你认为哪些词句写的最好,最深刻,表达的淋漓尽致?《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从哪些地方能传达出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