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700字。《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课的教学设计 
□曹勇军 
  不同的选修模块有各自的学科个性,即使同一个选修模块也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式必须契合多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不是形式上变变花样,玩个技巧,而是把选修教材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筛选出来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不少老师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不可谓不花力气,一会儿放段影像资料,一会儿让学生分组讨论,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是对这门学科该教什么知识并不清楚,在教学设计上功夫下得不够。我们应该在对教学方式起制约作用的设计上动脑筋,开创选修教学的新局面。 
  许多老师对“知识”理解比较狭窄,仅仅把学科知识当成知识,比如唐诗宋词,就是诗词的形式特点,文学史上的几条结论,名家或者教参对作品的分析,这些当然是知识;但除了文体样式、作家作品、风格流派这些知识外,知识还包括阅读的策略、技能乃至教材编写者的价值观等。它是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多维结构,我们应该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 
   教学设计是教师把教材呈现的知识加以选择重组,使之在学生心中生长构建的预设方案。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呈现知识,更构建了学习的空间,与真实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进入人生和生活的现场,把它们从单向度的技术化的生存困境中解放出来,获得人生的发展。教学设计的关键是教师的观点、教学过程和策略的个性化。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材所呈现的一样,或与学生的经验一样,就是照本宣科,教师的个性化程度为零。有了教师对作品的独到理解、选择和组织,才能架起与学生对话的通道,在师生互动中使知识不断增值,使学生所学知识生命化,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必修也好,选修也好,都是语文课。我们可以把一节课大致上分成“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两个段落。前者强调“实”字,它是基本要求,是学习内容的底线;后者突出“活”字,强调个性自由,注重生成和发展。从“规定”到“自选”,从技术到思想,使工具与人文结合起来,大到一个专题、一节课,小到一个板块、一个环节,这是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结合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针对教学中老师们面临的困难,我们提炼出教学设计五字诀,供大家参考。要说明的是,这五字诀有的侧重内容的选择、顺序的安排,有的侧重过程的指导、方法的运用,在学理上并不具有严格的并列或递进关系。它只是解决问题的抓手,帮助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矩”字诀     
  许多老师教唐诗宋词,不是让学生学会诗词鉴赏,而是让学生欣赏自己的鉴赏,这是应该警惕的。语文老师教唐诗宋词,要实实在在,金针度人,要让学生读懂诗歌,有所感有所得,并能举一反三。很多人迷信教参,其实教参所收大都是名家的鉴赏文章,当然给人不少启发,但往往虚有余实不足,多是现成的结论,无法一步步看得见摸得着地使学生生成知识和技能,所以要学会自己设计教学的计划和方案。大匠能给人规矩却不能使人巧,一个语文老师要知道什么是“规矩”什么是“巧”,“规矩”可以教而“巧”不能教只能悟。教唐诗宋词教什么?教的不是专家的个性化鉴赏结论,而是举一反三的规律。教唐诗宋词应“死去”“活来”。何谓“死去”“活来”?清人方东树举李白诗为例说:“先详其训诂,次晓其典故,次寻其命意脉络及归宿处,而其妙全在文法高妙。”(《昭昧詹言》卷十一)前两点“详训诂”“晓典故”就是“死去”,后面“寻命意脉络及归宿处”,就是“活来”。今人吴小如先生说,古典诗词要“通训诂”“明典故”“察背景”“考身世”(《古典诗词杂丛》),也十分倡导实学的作风和习惯。长篇诗歌教学设计尤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