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80字。
《老王》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组 葛琳琳
一、 简析教材
杨绛的散文《老王》是鲁教版七年纪下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本单元都是以“爱”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杨绛散文中的“老王”则是一位普通的三轮车夫。作者通过写自己与老王的交往,写出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这一社会问题。
二、 教学目标
基于新课标的理念、课文实际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能力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理解老王的“善”与“苦”,体会作者的“善”与“愧”。
过程方法目标:反复朗读,品味平淡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描写人物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重点:把握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理解老王的“善”与“苦”,
体会作者的“善”与“愧”。
教学难点:品味平淡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描写表现
人物的手法。
三、教法学法:读读,讲讲,议议,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诵读中以善良 体察善良,感悟情感,陶治性情。教师点拨、突出作品提出的关怀不幸者的写作意旨。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容量与视觉冲击力。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 课 时
一、 导入新课
(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正如歌曲中所呼唤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杨绛女士的散文《老王》将通过与车夫的交往,为我们诠释这一并不深奥的生活命题。(板书课题、文体及作者)
二、 检查预习
1、 辨析字词:
伛偻 老妪 攥拳 仰慕 取缔 谛听 愧怍 昨天 塌败 踩踏
骷髅 翳 绷 滞笨 惶恐 荒僻
2、 词语解释:
塌败:塌陷破败 滞笨:呆滞笨拙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愧怍:惭愧 伛:弯腰曲背
3、 文学常识
师生交流总结杨绛与钱钟书:
杨绛,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