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字。
《城南旧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林海音,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能力目标:品味本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化语言;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似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人文目标:体味文中那种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鉴赏课文如诗如画的意境。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文导入
播放《送别》,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中蕴涵着的怀旧情怀。
二、走近作者
林海音原先叫含英,小名叫英子。台湾人,生于日本。作家、编辑和出版人。她的处女作《冬青树》,是一部专写家庭琐事的散文集。
自1957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小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五个短篇。故事各自独立,但在时空、人物、叙述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1960年以《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引起社会关注。20年后,被大陆引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
三、故事梗概。
全剧以小英子所遇到的三个生活小故事作为骨干组成。通过小英子那双纯真无邪的眼睛,观察到发生在老北京四合院内外的一切:有被生活逼疯的年轻女人;有“说不清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小偷”;有善良而命苦的保姆宋妈等......这些人的经历和命运,看似各不相干,但都发生在善良的英子的际遇里。
四、整体阅读
1.:剧本写了哪些场景?
梳理文章脉络
2、剧本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城南旧事》透过主角小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小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观察到发生在这老北京四合院内外的一切。小偷“说不清是好人还是坏人”,小偷被押过小英子家时,向小英子投以酸楚惜别的眼神和一丝凄凉的笑意,此时无声胜有声,情真意切,余味无穷。《送别》的音乐旋律伤感动人,烘托了剧中离情别绪的无限诗意。由此看出“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是其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