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作文录像课《写作的双翼——想象与联想》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条理清楚,过程完整。从理解想象与联想的概念入手,学习想象与联想的方法,并进行课堂练习。按本设计进行的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录像课获全国中语会评比一等奖。
写作的双翼——想象与联想
魏 华
一、导入:大家小时候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吧?有位小学老师问孩子们:谁知道小蝌蚪为什么要去找妈妈呀?有个可爱的小孩子就说:因为他被爸爸打屁股了!你觉得这个答案好吗?
二、想象与联想的作用、概念与区别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那么,想象与联想真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吗?究竟什么是想象、什么是联想呢?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注意听哦,讲完了我可要考考大家的。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经过的人都像没见到他似的走开了。 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
问1:你猜这个诗人给乞丐写了一句什么样的话?
“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他。”
问2:为什么路人看了这句话都比较愿意给乞丐献上自己的同情和施舍?
明确: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人们盼望严冬早日消逝,春天早日到来,诗人写的“春天就要来了”就如同报晓金鸡的第一声高啼,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憧憬和遐想,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和希望,紧接着写的“可我不能见到他”真切地表达了乞丐痛苦、不幸、无比失望的情感,也表达了乞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思想,于是就唤起了人们的同情、怜悯和关爱。
这就是一句话给人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后产生的奇妙的力量。
其实,联想和想象是非常常见的,我们经常能接触到他们,
考试考完了有的同学拿着成绩单回家,老妈一看:嗯?怎么才考这么点?你看看隔壁的某某某,人家每次都考100分!你看你还每天都想看电视,作业不做,书也不看……——联想
然后老妈还会说:现在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只能回家种田,晒的乌黑,满手老茧——想象
如果我们把想象和联想运用到写作当中,那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呢?
大家能不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并且说说他们的作用?
请学生举例子。如:课文《荷塘月色》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江南的采莲。——联想(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课文《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此时此刻我不由想起了50多年前在大学里度过的岁月”—联想(现身说法,说明大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相同的,突出了高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并由此提出希望,为下文作了铺垫,也使讲话更富有感情色彩。)
课文《我与地坛》想象在自己不在家的那些漫长的时间里,母亲是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想象(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对未能及时理解母亲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