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00字。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华侨中学语文科 ljr834834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二、 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三、 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一、 宋代的亭台记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写作特色非常突出,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去读懂和欣赏这一类文章,将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 为了使课堂教学符合“增效减负”的目标,要求学生充分利用预习稿和小组学习形式进行课前学习,提高预习的效率,增强自学能力。
1、阅读文章,搜集资料,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配合预习稿翻译文章,实现第一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
2、充分利用学生小组,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实现第二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
3、通过课堂点拨和课后订正,师生交流,彻底解决遗留问题,实现第三层次学习目标的理解突破
三、 教学方法:运用预习稿、讲学稿和习作稿整合课内外资源,力求实现落实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素养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四、 教时安排:共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第一阶段:扫清障碍(课前预习)
一、【作者和背景】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颖滨遗老,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栾城集》,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仁宗嘉佑二年(1057)欧阳修主持考试,苏辙与苏轼一起中进士。嘉佑六年,仁宗主持直言谏科,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 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 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 
元丰八年,旧党当政,起用司马光,苏辙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佑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 
元佑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 元符三年(1104),哲宗崩,徽宗即为,苏辙遇赦北归,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苏辙经过仕途坎坷,进入知命之年后把外界的一切包括名利都看作物累的超然,已发展成儒道互参。他的一生可谓“登孔孟之堂而人老庄之室”。
▲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因而遭到了贬官。
▲乌台诗案:大约是苏东坡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 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地方上的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何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后几次被贬.
二、【题解】
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张怀民所建,苏轼所命名,苏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三、【字音】
沅(yuán)   沔(miǎn )  子瞻(zhān )    东西一舍(shè  )      风开云阖( hé  )      变化倏(shū)忽     舟楫( jí)    草木行( háng )列       皆可指数(shǔ)
睥(pì  )睨(nì)  骋(chěng)骛(wù)飒( sà )然     而风何与(yù )焉
会( kuài )计  蓬户瓮(wèng)牖(yǒu )濯(zhuó)长江之清流,揖(yī)西山之白云   
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shēng)者
四、【翻译与理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