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高考作文模拟题
贵州册亨民族中学 黄斌华
(本资料材料主要来源为《知音》杂志“知音精品屋”栏目)
题目之一(全国中学生语文报杯作文大赛)
校园里的玫瑰花开了,真艳真美。早晨,一位幼儿园的四岁的小朋友摘下了一朵玫瑰。从容地往外走,恰好校长走来看见了,他很想知道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摘花,便亲切地问:“孩子,你为什么要摘花,能告诉我吗?\"小朋友说:\"我告诉邻居的老奶奶,学校里开了很美的玫瑰,奶奶很想看,可她病得很重,走不动,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后再把它送回来。”听了小朋友的话,校长……
校长会怎样说,怎样做呢?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教育小朋友不能损害公物;有的说,该教她一点植物学常识;有的说,该摘一朵玫瑰奖励她,因为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请以\"永不凋谢的玫瑰\"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题目分析:这位校长就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听完了小朋友的话后,被小女孩的爱心所感动,他牵着小女孩的手回到花房,又摘下了两朵玫瑰花。“孩子,这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别人。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
——这正是教育家的与众不同之处:理解别人、充满爱心、信任至上。在他看来,必须使孩子才从小懂得如何热爱生活,热爱人类,从而树立一种做人的责任。在今天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父母和教师在鼓励孩子自强自立的同时,不是更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奉献爱心与人为善吗?
写作思路:
审材料:主体材料:故事部分要点:小姑娘:善良的动机;校长:对儿童成长的关爱;矛盾:公共常识、生物学常识与爱心的矛盾。
问题:校长应该怎样做:教育的原则性、艺术性、具体性与针对性
审要求:
话题:\"永不凋谢的玫瑰\"具有比喻意义。玫瑰象征爱。内容必须与爱有关。
立意:“自定”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在爱的范围内进行具体化。可以写父爱、母爱、友爱、敬爱等爱的认识或爱的经历、体验。
文体:议论文,杂文、散文、记叙文均可写。
拟题示例:关爱是最好的教育
父亲在转弯之处回头
心中有多玫瑰
玫瑰的故事
题目二
小时候苏赫姆林斯基住的地方离一间小杂货铺不远,每天他都可以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了老板之后,就能把自己所要的物品换回来。他觉得太有趣了,跃跃欲试。终于,有一天,苏赫姆林斯基将一块石头递给了老板要“买”糖。老板犹豫了片刻之后才收下这块块石头,随后把糖“卖”给了他。几十年过去了,这位教育家对此一直念念不忘。他颇为感慨地说:这位老人非常善良,他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一生。
请以\"善良\"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题目分析:这是一则名人故事,类似用一块石头“买”糖的故事,肯定在很多儿童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