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1580字。
东营市两校联考语文试题
2007.9月
命题人:王爱庆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翘首(qiáo)  藤蔓(wàn)   卓尔不群(zhuó)  钟灵毓秀(yù)
B.提防(dī)    赝品(yàn)   风声鹤唳(lèi)   自出机杼(zhù)
C.分泌(bì)    桎梏(gù)    心宽体胖(pán)   唾手可得(tuò)
D.省悟(xǐng)  赘述(zhuì)  不容置喙(huì)   韬光养晦(dā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辑私    度假村    待价而沽    良莠不齐
    B.急躁    兑奖券    浮想联篇    始作俑者
    C.影碟    谐奏曲    天随人愿    终生事业
    D.震撼    坐标系    得鱼忘筌    融会贯通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万众期盼的北京2008年奥运吉祥物精彩出炉,五个可爱的福娃从此被       了生命,和中国人民一起,大声向世界说出“北京欢迎你”。
②所幸“这课改是我们每个老师的事”。并不算放肆或是谋反。但是我分明知道这句话可能       了。
③“迷”本身就是一件不惜代价的事情。“超女”歌迷们现在的疯狂无可厚非。歌迷们追逐偶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       情感的过程。
A.付与  悖时  发泄          B.赋予  背时  发泄
C.赋予  悖时  宣泄          D.付与  背时  宣泄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韩剧《大长今》正在中国内地热播,让数亿观众看得出神入化,并引起了社会上对
此的种种议论。
B.对于一字一词的得当与否。一语一句的顺当与否,自然该按照至当不易的标准,——使其恰到好处。
C.洪战辉的事迹,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崇高的人生追求,对那些逆境厄运加身,总是觉得低人一等,自嗟自伤、听天由命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D.鲁迅不知道后来发明了电视,恐怕也想不到后世反映清代宫廷生活的电视连续剧会大显身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因为商家在国庆前夜很多都营业到24点,并且有很多特价优惠,女孩子们就早早做
好了“血拼”计划。
B.“十五”以来,湖南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初见成效。
C.不同的教师教同一篇课文,各人在课堂上的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的
时候面对不同的学生时所教学的内容,往往大相径庭。
D.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当天驳斥说,作为一名日本外务大臣,煽动这种毫无根据的
中国威胁论调,极其不负责任,并质疑麻生“到底意欲何为”。
二、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它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个人存在的、身口相传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遗产。民间文化中的口头文学、神话、史诗,语言、民歌、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俗礼仪、民间祭典、民间手工艺术、民居建造术等等均是口头的非物质的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无形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昆曲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同年11月,联合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