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800个字。
爸爸的花儿落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肿胀、叮嘱、恐惧、骊歌、花圃”等词的读音和字形,并能理解运用。
  2.了解作者及作品。
  3.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父女深情。
  能力目标
  1.找出本文的插叙部分,并理解其作用,理解行文中伏笔的暗示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朴素、平实,富有情感的语言,丰富语感。
  德育目标
  体会本文父亲对“我”严中有爱的深情,并从“我”的成长中得到启示,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生活,体味亲情,理解亲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父亲对“我”的深情。
  2.学习本文的插叙手法。
  ●教学难点
  1.理解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揣摩文中的伏笔,理解文章含蓄的表达。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教师宜引导学生多读,最好是读出文中的情感,使自己能够受到感动。其次,通过读,区分文章哪些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是如何引出的,从而弄清全文的脉络,整体上把握课文。
  2.美点寻踪法。尊重学生欣赏主体的地位,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品析鉴赏文章的美点,如结构美、含蓄美、情感美、语言美等,教师可适当点拨,但不可越俎代庖。
  3.延伸拓展法。重个人体验,重真情表白,重情感共鸣,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成长。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作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复述课文,把握文脉;赏读课文,鉴赏文章的美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童年因美好而令人难忘,童年也因不幸而令人伤神。让我们走进林海音的记忆中,和她一起分享缅怀童年的心情。
  设计(二):
  亲情,是人类情感中崇高温馨的部分,因此历来是文学作品歌咏不辍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来体会深沉博大、纯朴真挚的父爱。
  设计(三):
  多媒体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头、主题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学生随声歌唱)
  这是一首告别的歌,这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选自《城南旧事》(板书课题)
  设计(四):
  “父亲”这个刚性的称呼,给予我们的是坚定。的确,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儿女成长的靠山,一直坚强地、默默地挺立,栉风沐雨、无怨无悔,令人叹服,令人敬畏!于是就有了如下比方:父爱是一座巍峨的大山,父爱是一片辽阔的草原;父爱是燃烧的太阳,父爱是奔涌的江河;父爱是厚重的抚摸,父爱是深情的凝望;父爱是一本书,父爱是一杯酒……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唱给父亲的独特的乐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林海音
  1983年,《城南旧事》被大陆著名导演吴贻弓搬上银幕。那份美丽、感人的乡愁和情思打动了当时大陆的每一位观众,影片上映后,林海音在大陆家喻户晓。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都记得林海音并且有更多的人在认识、了解、阅读林海音,因为她的作品中蕴涵着她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那种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思乡情怀可以感动任何一个阅读她的作品的人。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说,母亲喜欢别人称赞她比“北平人还北平人”。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回到日本侵占下的台湾,其父林焕文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在北京生活期间即开始展露出细心观察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