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6题,约14300字。
福建省厦门十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四专题试卷
(满分:100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应用(18分)
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词语。(4分)
⑴(zīzhū)             必较           ⑵ (cén)       寂
⑶咬文(jiǎo)      字                 ⑷(bié)______脚
⑸得鱼忘(quán)____ _                 ⑹(jié)______问
⑺(gǔ)______惑人心
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5分)
⑴《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用成语“                 ”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用成语“                 ”形容富有文才。
⑵林庚先生认为,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中的“落木”是从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                               ”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⑶印象派以1874年画家莫奈展出的油画《                 》而得名,是19世纪在法国流行的一个绘画流派。印象派绘画注意表现自己对实际现实的直接印象。
3.A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⑴根据      安排的实验结果,不能不下结论说:普通文明人的直接视觉数觉,很少能超过四。
⑵考古学家所______________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⑶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建筑,围绕着一个________________若干个庭院__________天井建造而成。
A.精密      发掘      或/或    B. 精密     发现       和/和
C.精巧      发现      或/或    D. 精巧      发掘       和/和
3.B仔细阅读下面的原文和改稿,从选词准确贴切、形象生动的角度,分析作者修改的原因。(3分)
原文:囚徒,时代的囚徒!\ 我们并不犯罪!\ 我们都从火线上捕来,\ 从那阶级斗争的火线上捕来。(《青春之歌》)
改稿:囚徒,时代的囚徒!\ 我们并没犯罪!\ 我们都从火线上捕来,\ 从那阶级斗争的火线上捕来。(《青春之歌》)
修改的原因:                                                              
 3.C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3分)
语言的形式,①能是美的,②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③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④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⑤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⑥二者这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答: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⒋A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