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5340字。
金雁中学07—08年高一第一学期十一月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命题人:李明荣 审题人:高一语文组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壁龛(kān) 恪守(kè) 熨帖(yùn) 宁谧(mì)
B.罗绮(yī) 寥廓(liáo) 袅娜(nuó) 坍圮(pǐ)
C. 峥嵘(zhēng) 亘古(gèn) 长篙(gāo) 百舸(gě)
D.雀跃(yào) 猝然(cù) 缥缈(miǎo) 迥然(jiǒ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漫无边际 苍海桑田 安祥自在 寂寥
B.姿态翩然 无福销受 不油自主 炫耀
C.穿流不息 一副对联 专心致志 斑澜
D.一张一弛 竞相生长 如愿以偿 蓊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次实验眼看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B.上个星期,由于加强了管理,迟到的学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C.为了让公司业绩再上一个台阶,他经常深入基层,为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而处心积虑。
D.这样令人流连忘返的奇石异景,遭到破坏竟无人问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张大爷让儿子张明去找他的姐姐来商量分配家产的问题,张明很勉强地去了。
B.文化底蕴是指个人文化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你的思考就越全面越深刻,你的联想力也会越强。
C.成都市构建了以低保为核心,以帮困助学等为配套,以其他专项救助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需要。
D.去年春节,广汉市的8辆消防车、3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同时表示,这些预算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安保任务增加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货币的汇率发生了变化。
B.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重阳当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父母节”。
C.除了软的一手外,台军还将加大对所谓“下一代高精准武器”的投入力度,图谋打造“不对称作战的硬杀伤武器。”
D.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将体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旨精神,体现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
6.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 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它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味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位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7.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B.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表现了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C.《论语》是比较简短的语录体散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其中篇幅最长的一篇,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它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礼治”的政治主张和“礼让”的处世之道。
D.历史散文带有极强的文学特色,大都注意将神话、传说渗入史籍,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注重描写与人物特征刻划,使历史人物形象化;对事件进行褒贬评价。使记叙记言声情并茂。先秦历史散文的体例与艺术,对后世史书、散文、诗歌、小说、戏曲等都有重大影响。
二、(21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