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220个字。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大全
柯常武
《马说》韩愈
一、作者作品:
韩愈唐朝文学家。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
二、“说”的特点: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三、重点字词解释。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妄。
4、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 。
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 。
6、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 。
作用: 。
7、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 。
8、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食不饱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虽有千里之能 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策之不以其道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安求其能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能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 祗辱于奴隶之手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四、阅读理解:
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 。
2、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3、本文段意:一段: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三段:总结全文,写食马者的愚
作用: 。
9、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 。
10、"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 。
1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意义:伯乐比喻 ,千里马比喻 ,食马者比喻 。
1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
13、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
14、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15、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
。
16、《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
17、《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18、《马说》的主旨是: 。
19、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 。
20、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21、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
《陋室铭》刘禹锡(唐)
一、作者: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铭”的特点: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三、解释加点字。
有龙则灵 无丝竹之乱耳 可以调素琴 惟吾德馨 有仙则名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 劳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