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790个字。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提纲
惠安岩峰中学 康希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于是,邹忌上朝延去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的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的。”
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官门口和院子里象个闹市;几个月后,偶而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延上征服了别国。”
1、通假字:⑴邹忌修八尺有余: ⑵孰视之:
2、古今义:⑴虽欲言: ⑵窥镜: ⑶谓其妻曰: ⑷王曰善:
⑸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⑹臣之妻私臣: ⑺今齐地方千里:
⑻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⑼时时而间进: ⑽邹忌讽齐王纳谏:
3、一词多译:⑵若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门庭若市:
⑴朝 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曰: 能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
⑶上 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上自劳军:
⑷下 乃下令: 受下赏: ⑸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4、虚词:而、之、于、以
5、重点语句翻译:见译文中划横线句子。
6、文章理解:
⑴课后思考与练习一、三。
①他们都说邹忌比徐公美。邹忌悟出的道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会说出事情真相。由此他进一步悟出治国之道,即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②邹忌先从自己的生活小事说起,引出“人们可能受蒙蔽”这个话题,继而话锋一转,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三方面指出“王之蔽甚矣”。
讽谏艺术: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在语言上,排比句的使用营造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一环紧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了自己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