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90字。克己复礼
教学目标: 
1.理解“礼”和“仁”的含义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背诵重点章节(12.1,3.1,16.2,13.3)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以及谓语前置的作用,了解孔子仁礼的阐述。 
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孔子的问答,理解“礼”与“仁”的关系,思考“礼”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安排: 
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孔子的传说: 
(1)龙生虎养鹰打扇 
(2)“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 
2.前面我们学过了他的为政篇,下面我们集体朗读要背诵的5章: 
…… 
3.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他的说礼篇。 
二.翻译1-5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谓语前置的特点和作用。 
1.朗读1-5章。 
…… 
2.一个学生朗读翻译,其他同学看原文。 
…… 
3.两个同学说明重点词语(实词、虚词),另外同学补充。 
克:克制           复:回归            一日:一旦,表示假设,有一天 
归:赞许           由:依靠            非礼:不符合礼 
事:做,从事       监:通“鉴”,借鉴   郁郁:文彩丰富的样子 
文:完美           谓:评论             
4.掌握三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克己复礼为仁:判断句 
(2)八佾舞于庭:状语后置 
(3)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吾衰甚矣也           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 
谓语前置,用来强调前置的谓语部分,突出“甚矣”、“久矣”。 
反映出孔子对周礼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也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体现了孔子的感叹之深, 
三.理解文章内容: 
1.解题: 
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            复,回归             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 
2.这个观点孔子在第一章就开篇提出,请找出能反映这个观点的两句话:  
…… 
(1)克己复礼是为仁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教师归纳: 
这一章孔子论述了“仁”和“礼”的关系: 
克己复礼就是“仁”的内涵,“礼”是“仁”的目标和外现。要义是“克己复礼”。 
3.那么,孔子要回归的是什么礼呢?那里看出来? 
…… 
推崇周礼 
“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教师归纳: 
钱穆先生:“孔子为中国儒学传统之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尊仰者,实为周公。 
4.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