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60个字。
《三峡》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丽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她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一直以来,她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推崇。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的一些外国朋友让他在中国境内推介一个最值得一去的地方。大家知道余秋雨先生的答案是什么吗?——三峡。人人都说三峡美、三峡奇。早在1500多年前,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他撰写的《水经注》里,就对三峡风光作了精彩的描述。(举了古今例子,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大家去过三峡吗?想去吗?
今天,我们来一次三峡的奇幻之旅。(激趣)。
出示三峡风光图片,看完后请学生说说三峡的魅力所在(课前布置收集三峡资料)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为了解先生的预习情况,全班齐读课文。在读之前,强调朗读的基本要求: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好感情。 学生读后,老师简评。
2、老师配乐范读,屏幕显示一些易错的句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虽/乘奔御风,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
4、疏通文意:
   由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假如学生不提,老师就直接出示问题(文中注解中没有而又比较重要的字词,注解有的就不讲)。
出示问题: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至于:到了??)
4)、虽/乘奔御风,
5)、不以疾也。
6)、良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由“霜”提示这段写的是晚秋景象)
7)、林寒涧肃。(涧:山间流水的沟;肃:引申为干涸??)
8)哀转久绝。(绝:消失)
5、再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本文主要写了三峡的美丽风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