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00字。
叙述专题教学
《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整体教学
教学目标:
1、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  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设计理念:
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和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教学难点:
在对叙述繁简的讨论中获得意识流的基本特征。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  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资料印发)
3、  了解伍尔芙及其创作。
弗吉尼亚·伍尔芙 (Virginia Woolf,1882年 1月25日 - 1941年 3月28日) 是一位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
她在1905年开始以写作作为职业。刚开始是为《时代文学增刊》写作。在1912年她和雷纳德·伍尔芙结婚。她的第一部小说《The Voyage Out》在1915年出版。
伍尔芙被看作是引导现代主义潮流的先锋。人们甚至认为她革新了英语本身。她在她的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