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70字。
十九  窦娥冤(节选)
上海市育才中学  田亦武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有关知识;
2、赏析《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
说明:
《窦娥冤》历来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之首,是关汉卿最重要的剧作之一。现代戏剧家田汉创作话剧《关汉卿》时,也是以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作为剧作核心情节的。课文节选部分,是《窦娥冤》的第三折,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它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窦娥的曲词、道白,尤其是刑前“三桩誓愿”是戏剧冲突的集中体现,是对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2、难点:本折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说明:
鉴赏古代戏曲语言,一要反复诵读,增强语感;二要仔细揣摩,注意戏曲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教学中应把诵读作为重要环节,加强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基本读熟重要段落。揣摩剧中语言,要注意抓住重点,不仅要理解其意思,了解其修辞特点,更要注重其表达效果,仔细体会其中的情味。
本折开头,窦娥以【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词,指天斥地痛责鬼神,对封建神权作了大胆否定,痛陈了胸中对黑暗世界的冲天怨愤。然而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又借天地显圣来昭示冤情,警戒邪恶,客观上形成矛盾对比。这种矛盾的形成,既反应出社会最底层的“草根”绝望无助的生存状态,同时也体现出剧作家世界观的矛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归纳常识1、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元曲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元曲是中国古代诗歌最后的辉煌,被称为元代最佳之文学。关于元曲,我们有哪些了解和认识,请大家讨论、发言。
2、《窦娥冤》历来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之首;现在人们常常自感委屈时说:“我比窦娥还冤!” 那么,窦娥有何冤、为何冤、冤何深,请大家进入课文,自己来寻找答案。1、充分讨论,自由发言,展开思维发散,“拼盘式”地描述出元曲的有关常识。(教师总结并板书)
2、借助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字,大体上熟悉剧情结构,初步把握人物形象。学生第一次接触元杂剧这种艺术形式,让他们联系以往的阅读知识(散曲、小令等),以温故求知新,从而全面地了解元曲这一富于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学样式,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同时,了解背景、把握剧情、梳理层次、通解文字,是进行鉴赏前必须完成的工作,也可以说是进行鉴赏的基础和前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